今天,接到一通家长来电。
“老师,怎么办?我无法说服孩子前来接受辅导。” 语气带点无奈。
“ 儿子无所事事已有段时间,不主动探讨自己要修读什么科系,
也不愿意出外打工。整天宅在家中,看九把刀小说、上网、玩电动......”
“ 这样的状态已有数个月了。之前有到某学院就读大学基础课程。
可是.....不晓得为何,修读至中途,他却说要停学!”
“ 我知道,孩子已长大。我不该介入太多。可是,看着他每天行尸走肉、漫无目的似的生活,我怎能不操心呢?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他对将来一点都不紧张。他会否就这样一筹莫展呢?”
为了确保我了解其儿子的情况,她一口气用了将近10分钟陈述。
10分钟,在电话另一端的我,并没有及时给予建议。
“噢”、“那你觉得怎样?”、“接下来呢,他做些什么?”...
我知道,此时此刻地她,需要被倾听、了解,并籍由倾诉释放将内心的无助、无奈的感受。我相信,不管我提出怎样的建议,她不见得会听进去。
“你相信吗?如果有得选择,你儿子也不想要处在这样的状态。”
我试着引导母亲从另个角度去看待眼前的问题。
“修读大学基础课程的经历,对他而言,是否是个不小的挫折?他会否需要一段自我放逐的时段呢?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理,放空自己。”
“你是否愿意暂时放下对他的督促?我想,你的时时关心,会否成为他的心理负担呢?”
电话的另一端,沉默不语。但是,我感觉到她正仔细地听取我的分享。
“针对自我放逐期限的长短,你可以和他协商。并答应他在这段时期,你将不再提及升学的课题。同时,具体的告知他,若期限一过他依然如故,你将会采取那些介入方式。”
“对于我的看法,你觉得如何?”
数秒钟,我俩不语。
“看来,也只好如此咯!”母亲带着勉为其难的语气回答。
是的!有问题,不处理,的确有点为难。
可是,当当事人未有心理准备去面对本身的问题时,
任何人的介入,就算是出于关心,对于当事人而言,都可能是个干扰。
我家老弟大學先修班畢業後也不知該往哪裡升學,渾渾噩噩了2年,終於自己沉不住氣,要求繼續唸書。
回复删除比別人晚了2年,他似乎更珍惜唸書的機會,也變得更懂事。那2年,在別人看來也許是“渾渾噩噩”,卻也是他看清楚自己內心的契機,何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