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电影里,遇见苏格拉底

昨夜,独自一人在家,
走进《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故事。

故事中的男主角,是名大专机械操选手。
正出盛年时期的他,追求成功、物质上的欲望,
是他生活的最大推动。

代表国家出赛奥运会,并赢取奥运机械操金牌,
成为他人生的目标。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他内心有所惧怕,
有时甚至会梦见自己在练习过程中所重伤,无法继续圆梦。

故事中的另一位主角,是名智慧的油站修车老者。
他的出现,在于引导机械操选手反思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并能够以平常心、活在当下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的起伏。

“ 赢不了奥运金牌,你的生命还有意义吗?” 老者问道。
“ 机械操是我生命的全部。在我还未学会骑脚踏车,我就已撑杆上摆动。我耗尽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就是为了要争取这份荣耀!我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他回答道。

“ 你的生命是为机械操而来还是为奥运金牌而来?” 老者再问。

“........,  不要问我这么玄且充满哲理的问题?” 他有点不耐烦地回答。

“ 得金牌是个结果,它都不在你我可以掌控的范围。你可能得到,你可能得不到。你可能会因为如此而常常会处在焦虑、恐惧、患得患失的状态。但是,若你享受操练机械操的过程,全然投入操练的每个当下,不管结果如何,过程中的你,时时刻刻都处在平静、喜悦的状态。它将有助于你远离焦虑、恐惧、患得患失的状态。你会有更好的表现!” 老者心平气和的回答。

这一句,不止对机械操选手说。
我也将它听进心中,不时反思。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走进生活艺术的天地

过去三天,拿了1个半天的事假,
参加生活艺术净化呼吸课程。

喜欢这一套步骤简化、贴近身心的呼吸法。
短短近30分钟的呼吸历程,就能够让自己内心
处在放松、平静的心理状态。

另外,也从生活艺术的中心思想里
找到全新的视野来看待生命和人生。

1)快乐 = 更多的承担 + 更少的欲望需求

这是个蛮前卫,也较不符合大众思维的想法。
可是,我喜欢它的想法。毕竟,能够付出是快乐的。
而付出的前提,是来自于你愿意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常常想到他人的需要和福祉。

再者,欲望的追求,并无法给人带来恒长的快乐。
唯有能够不断减少物质上的欲望,我们才能够发觉
早已存在于内心的喜悦。

2)好坏、美丑、善恶都是并存及互补的

这样的认知,让我们能够以平常心、包容的态度
看待生活中起伏。有了这样的思维,我们就比较能够以从容的心态迎接生命旅程中得失。

3)不要去看见他人犯错背后的动机

常常追究他人的错误,等于是迫使自己一再处在埋怨、指责的心理状态。学习放下、包容,并非是纵容对方的过失,而是放过自己,让内心处在平静自在!

4)不要做他人意见的足球

足球是个没有生命,任由他人摆布的物件。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对于自己的人生要如何经营,我们别任由他人的批评和看法唆使。

5)全然接纳是不易的,但它重要的。

抗拒、不接纳,是人与人关系逐渐走向疏离的导因。唯有全然接纳,才可能消除彼此间相互对立的能量,让双方放下对彼此的敌意和防卫,以开放和坦诚的心态相互交流。

6)当下是最真实且不可避免的。

过去与未来都不存在,唯有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不管当下所遭遇的状况是什么,它都是无可避免的。微笑迎接它,是你当下可以做的。

这是一段观念与技巧并存的学习历程, 我喜欢。

毕竟,若只学会如何疏解压力的技巧,
并没具备智慧的见解来看透生命的真相,

生活就变成有压力- 疏解压力 - 再面对压力 - 疏解压力
的无止尽循环。

看请生命的真相,对生活保持正确的态度,
压力早已变成推动力。

“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
就是这个道理。

说好的专业管理呢???

8位成员,拥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
各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
只因看不过前任公寓管理的一塌糊涂,
在大部分居民的推选下,
成为新一届的公寓管理理事会成员。

扮演这个角色,纯属义务,并没有任何利益可图。
为了改善公寓的运作,大家牺牲个人的休闲时间,
运用本身对公寓管理的有限知识和能力,
毅然挑起公寓管理理事的担子。

4位成员,本着自己在公寓管理的专业,
受聘于公寓管理理事,前来执行公寓管理的工作。
公寓管理,是他们的饭碗、经济来源。

这是这两个团队曾有的对话:

理事:我们需要对亏欠公寓管理费的业主采取法律行动,尤其
            是那些亏欠数额近10千的主。当然,在采取法律行动
            之前,我们先要电话联系、发通知书劝告并提醒不缴费     
            的后果,然后剪断水源,将亏欠者名单对外公布,最后
            采取法律行动。若对方亏欠有其苦衷,我们可以给予通
            融。

管理公司: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采取正规的方式来处理的。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奉公守法的居民,愿意去理会
                    你们所采取的法律行动的。还有,别忘了有些人是
                    野蛮不讲理的。你所采取的这一系列因对方式,可
                    能会引起想像不到的副作用。

理事:那你们将采取的策略是什么?我们总不能让不缴付管理
            费者逍遥法外吧!这对有缴付管理费者是不公平的。

管理公司:我只是劝告你,这些措施可能会衍生的后果。

理事:那你们有何更好的因对策略?

管理公司:...........

处在对话情景当中的我,内心非常纳闷。

公寓管理有问题,积极主动点出问题的一方是理事。
而受薪前来执行公寓管理的“专业管理公司” 尽然一再采取忽视、拖延、忙着找藉口敷衍了事的姿态。

难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已不再是生活的常态???!!!

怎么管理公司的嘴脸这样像官老爷!!!

2013年9月22日星期日

Satir 第三周的反思

第三周的带领,我负责上午的场次。
要带领的内容是自我价值&自尊锦囊。

课前,与讲师团成员和催化员有个交流。
大家都希望此次的教学时间掌控上可以更精准、
且对我俩在带领今天的课程中给予多项善意的提醒。
(我知道,他们都是善意!)

可是,我觉察自己,走出会议室,
当下的自己是有点气不顺的。
不顺,是因为时间有限,但自己所准备的教学内容甚多,
且希望学员们小组探索、大组分享的时间可以多一些。

不顺,因自己无法正面的去看待大家的善意提醒。
反之,开始觉得自己的能力开始被怀疑。
(我知道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这纯属自己的内心投射)

知道不顺,但暂时还不晓得怎么转化。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一边带领,一边与不顺同在。

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我对讲师团成员与催化员的举手投足特别敏感。
“ 她是否在提醒我要快点?” 、“ 她是否要我及时打断某个组员的分享?”、“ 我是否很Doing? ” .....
这些声音,不时在我耳中响起,
让我的内在少了平静,也就无法更聚焦地与课堂上
的Here & Now 连结咯!

Satir 强调Peace Within - Peace Between - Peace Among.
对于自己在第三堂课表现却佳,我是明白也能够接纳的。
毕竟,没有的Peace Within, 哪里的Peace Between?更休想有Peace Among了。

当然,当下能够做的,
就是在认知、知识层面给大家上课咯!




第三周Satir课程反思

团体动力的自我觉察 


如何让大部分的学员都投入大组分享是个非常考验带领者的能力和智慧。大组分享的用意,在于深化、丰富化学员们的学习。学员若能够在大组里分享自己在小组内的发现和所做的决定,将有进一步强化本身对该决定的承诺度。可是,要在大组里分享,需要勇气。他人的反应、自己的自我肯定、讲师的回应、组员的人格特质,多少会左右学员在大组分享的意愿。

对于学员在大组分享的参与,我的矛盾点在于:

对于积极投入分享的组员,我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谢谢他们的主动投入,避免大组分享出现太多Death Air的状况;爱,是因为他们分享的重点,契合当下的教学重点;爱,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表露,多少也触动其他人的内心,影响他人也做更多的自我表露,进而丰富了彼此的学习内涵。恨,是觉得他们太轻易占用了大部分的分享时间,而忽视这段共有空间乃是属于大家的;恨,是分享者的内容,常常与此时此刻此群体无关;恨,是分享者的出发点,纯粹是在满足自己被群众看见的需要。

此课题给予我的发现和学习是....

讲师的身教和引导将影响学员们在大组里的表现。若我体现一致性的沟通,在感谢积极参与者对大组贡献的同时,也提醒他不妨将此分享时段留给他人。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较好的。可惜的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如此表达,而是采用肢体语言(没有专注听取对方的分享;眼神趋向别处)来回应对方。

我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的原因是:-

1)这是个习性,不自觉的反应。我是个喜欢被看到,但又不
      是很喜欢自己拥有这个样子的人。因此,对于他人有此举
      动,我潜意识里就不屑对方的这个举动。
2)不想要直接停止对方的言谈。这是个不尊重对方的做法。
       可是,间接的抗拒,可能让对方更受伤。

对自己下堂课的提醒:-

1)提醒自己别让本身的议题影响本身身为讲师的角色和功
      能。
2)记得要感谢、肯定对方的参与,同时,多鼓励其他组员多
     加入分享。对于较少分享的组员的参与,要多做正向的回
     馈和肯定。另外,多用心听取组员的回应,并给予对方发
     自内心的回应。

2013年9月19日星期四

除了月饼,还有什么?

月光光,照水塘....

对不起,这不是我那个年代的中秋主题曲。

月亮圆、月亮圆、月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流传千年。

是的!!!就是这首歌!!!
它才能够体现我们当年过中秋的氛围。

此刻,我双手不听在电脑键盘敲打。
耳中听着西洋歌曲、月饼配姜茶,坐在内子侧边。
她在忙着批改试卷,我则一边写部落客、一边望向窗外。

窗外的庭院,漆黑一片,
一轮明月高挂夜空,更显得孤寂。

提灯龙的小孩不见了、一家大小围桌在庭院,
边品尝月饼边赏月的画面也不见了、
月光会不见了、小孩们成群结队提着灯笼游街的画面也不见了...

中秋,就只剩下精美包装,价钱昂贵的月饼。

若干年后,还有那首歌曲能够帮助现时代的小孩,
找回童年的中秋味道呢?

不讲理,动之以情!

今天因活动所需,
有机会和Sister Nandini共车到Petaling Jaya。

路途中,我们聊起如何透过讲座
激发他人学佛的动力。

行善、布施、持戒,大家都懂。
对于佛法的好,大家也明白。
可是,对于我们所懂得,我们不见得会将它落实在生活上。
毕竟,知道和行动是有距离的。 

因此,讲座的焦点,并不在于主讲者是否能够一字不漏地经典内的知识简述出来。
讲座的焦点,在于透过主讲者以巧妙生动的故事分享、
个人的生活体验来感动听者,
进而激发听者的内在动力,启动他修学佛法,
将佛法实践在生活中的动力。

对于她的说法,我举双脚认同!!!

这是个不讲理的时代。
这是个以故事感化人心的时代。

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不止发生在辅导室内。
它,更发生在群众分享的舞台上。

群众不见得记得你所说的重点。
但,你在听取你演讲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感动,
必然在他的未来日子里带来无可限量的冲击和影响。

谢谢你,Sister Nandini!
你的提醒和分享,Very Inspiring!!!!

2013年9月18日星期三

透过冰山,接触内在。


萨提尔冰山探索自我成长工作坊
课后心得报告


选择去上此工作坊的原因

辅导专业能力的养成,除了不断增添本身的实务经验、常常阅读辅导书籍,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透过内在自我反照的方式,来滋养辅导者对自己、他人和情境的觉察和反思。为此,希望透过此次工作坊的参与,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个与内在自我接触、沉淀与反思的空间。

另外,曾上过杨教授的课程,对于她观察人的敏锐、透彻的功力,我非常敬佩。多年的辅导及禅修,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将两个领域(辅导和禅修)的精华结合为一,并以她独特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一份功力,值得我亲临现场,做最直接的观察、学习。

再者,在任职新纪元学院时期,我就有系统地参与Grace老师所带领的Satir课程。从自我成长阶段、助人专业阶段,到实习导师,上了将近3年。我希望籍由另外一名大师级导师的视野,去认识、接触和明白Satir的学说。


个人在工作坊的得着


            内在冰山就如一面镜子,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观照和觉察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Satir的内在冰山涵盖外显的行为、生存姿态、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存在我。从杨蓓老师的讲解得知,在这8个层面中,要数情绪层面最容易让我们觉察和意识到。一旦外境出现不顺,我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波动。一般上,我们甚少去觉察情绪波动背后的意义为何?我们都急着要往外头去寻找,导致自己情绪不佳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这有点是个不切实际、水中捞月的做法。


其实,能够觉察到本身有情绪波动,是个好现象。我们不妨籍由透过内在冰山来反观自省,从中接触内在冰山的各个层面(外显的行为、生存姿态、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存在我),并从中找到引发我们不舒服的导因。


很多时候,生活中的逆境,来自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如何拉近两者之间的差距,则将左右个人内在是否能够处在平静安稳的状态。为此,透过内在冰山的接触,我们得以接触期待的层面,并针对当下的期待进行转化,进而提高个人对自我当下状态的接纳。

就如Satir 所提及,转化的重点不在于调整外在,而在于提高个体对当下自我状态全然接纳的过程。同样的,个人的强大,也不在于我们有多大的力量去改变外在的环境。个人的强大,在于不管本身内在冰山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都能够坦然地接受。


            另外,针对人际关系的维系,杨蓓教授也有她独到的见解。她提及,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不能够一直停留在认知、思维层面去理解,而是要能够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在关系经营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对人、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以全新、开放和无染的角度去发现和理解。带着发现、不持续判断的心态与他人交往,将让彼此的交往较为自由、自在和有尊严。


工作坊所学在职场的应用

            面对人事上的冲突,我学习独处观照本身的内在冰山。唯有把自己的状况厘清,我才有办法将本身的期待、需要说个明白、清楚。另外,也带着好奇、不断去理解和发现的心态去明白他人与我的不同、差异。

            工作上,并非任何事情都会朝着自己所期许的在演变。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我需要提醒并学习如何转化,以便不被负向的情绪,左右本身在工作上的成效。

            适当的抽离,站在局外人来看待“我”是重要。两天的工作坊,籍由杨蓓教授的引导和分享,我对如何接触内在的自我,多了一个管道。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他,毕竟是人。

308后,随着阿都拉的下台,他顺势登上首相宝座。
一上任,他期许自己成为一位全民首相。
为此,他推出1个马来西亚的治国理念。

从那一刻起,披上Jalur  Gemilang的“1”,
如雨后春荀般遍布在马来西亚的每一角落。

从那一刻起,举国上下的高官领袖,
在参与官方活动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将食指伸出,
摆出“1”字样,供记者拍摄。

在他的登高一呼:“ 1 Malaysia!!!” 
举国上下全民一心,大家不在分肤色共同分享国家的进步和繁荣。

505后,他还是首相。
可是,他不再大力的推广1 Malaysia!!!
披上Jalur  Gemilang的“1”,也随之被遗弃在全国的各个角落。

我试着从人性的角度去明白他的突变。
当我不从他是名首相的角度来了解他,我对他政策立场的变调就较能够释怀。

毕竟,他和你我一样,都是人。
面对权利的诱惑,又有多少人能够紧守着自己的政治原则呢?

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大马这片国土上,毕竟是稀有品种!!!

都是你,周金亮!!!

昨夜,内子邀约我到Putrajaya 观赏国际烟花表演赛。
一路驱车南下,路上车子不多。
正巧,FM Melody 正播放“ 周金亮唱有故事的歌” 节目。

我超爱这个节目。
虽然是听广播,但每次听此节目,
都会有如人亲临民歌餐厅现场,与其他群众一起
听取他弹唱般的感觉。


“ 噢,太好了!有此节目相伴,
一路驱车南下布城,若是遇上塞车,也无所谓!” 
心情大好的我,一时口快的说道。

“ 什么?” 内子语带点不悦的说道。

结婚数年,对于她的反应,我是意会的。
当下,我就及时补上这一句,
“ 当然,能够有你陪伴左右,共享此片刻的美好,
就更增添我的幸福感。”

婚姻生活,彼此相互撞击的机会
是无所不在的。

懂得适时给予恰当的回应,
则让该撞击成为拉近彼此距离的因缘。

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我的友人是奶爸

近来,我特别期待星期六的星洲副刊。
掀开周六快乐家庭主题副刊的内页,
我首先翻阅的就是朋友Dino所撰写的专栏~ 宝贝,有奶爸在。

Dino,是我中五同班同学。
在大学,我们同修营养学系,也曾担任彼此的Housemate。

他,给我的印象是个风度翩翩、好玩、爱闯
和人际手腕圆融的年轻人。

看着他所撰写的专栏内容,我内心充满感叹号!
没想到,他的心思可以如此细腻。
没想到,他的育儿经可以如此的另类、且有如此有深度。
没想到,他可以如此从容地带着女儿,游走在工作、社交的不同时空。
没想到,他是个愿意花这么多心力和精神在陪伴她成长。
没想到,他可以如此有创意,让本是苦差事的育儿成为一件让很多男人开始期待的乐事。

没想到.....
是的,生命的演变本来就是充满着没想到。

可是,对于他眼前所展现的面貌,
我是随喜。

感谢你,愿意用文字与
我分享为人父者的点滴。

Dino, 有幸成为你的朋友,
沾光咯!

热爱创作与分享的我

除了文字书写,
我发现自己蛮喜欢与群众分享的。

除了享受被看到的感觉,
与群众分享的最大魅力来自于筹备分享的过程。

一旦获得邀请单位的演讲题目,
脑海内的创作机制就开始启动。

需要那些分享内容、若要增强听众对重点的印象,我需要在分享重点旁附上那些图片、要如何表达、是否需要在重点讲述后
附加一个小故事或他人生命故事、如何确保重点与重点之间的连贯性、如何在严肃分享内容中附上幽默的笑话,以增添分享的娱乐性......

这是个无中生有、孤独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创作过程。
有些时候,它是个蛮煎熬的历程。
当我发现,本身所准备的分享内容,
连自己都觉得乏味无趣、不具启发性。

为此,我可能会好几个晚上无法有深层的睡眠,
甚至会在睡梦中梦见自己还在忙着寻找合适的分享题材。
那几天,大脑的大部分细胞(除了剩下极少部分的脑细胞来因对人基本的日常生活运作)都火力全开,聚焦在寻找、构思、搜索、阅读及整理分享资料。

每一次的出场前,我都会先自问:
“ 你期待这场讲座的到来吗?”
“你被自己所准备的分享内容所感动吗?”

我对自己的期许:至少要有75%的YES! 
毕竟,无法感动自己的分享,
是较难让听众引起共鸣的!

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

看见原生家庭 ~ Satir 课程第二周

Satir个人成长课程,进入第二周的学习。
今天的主题学习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 家庭规条 + 影响轮。

我从学员们的生命故事分享中的学习:

放下父母的角色,让我可以放下对一对男女成人的期待,
从人的角度去探索、了解和明白他俩。这一份放下,让我对他俩过去与我互动中所引起的不满、所造成的困惑与伤害,多了一份体谅和释怀。

这一份体谅和释怀,源自于我发现:
卸下父母角色的他们,和我一样,也是“人”,
尤其优点、也有其不足和限制。

X                        X                              X

生命坚韧力的养成,很多时候都来自于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
逆境和逆贵人。因为不愿承担挫折中所带来的苦楚,我们选择逃避、指责和埋怨,甚至将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可是,随着个人内在能力的提升及他人的鼓励,我们就开始愿意暂时离开受害者的位置,冒个险跨前一步靠近挫折,让自己看清挫折背后所赋予的礼物。这个举动,就是看见自身生命坚韧力的起点。


X                        X                              X


我从带领学习历程的体会:-

1) 教学历程可以多元创意,搞些花样,增添学员们的学习乐
    趣。可是,它只是开胃菜,并非主菜。如果将上课时间都花
    在增添乐趣,而错失有效地达致学习目标,那就有点本末倒
    置了。

因此,对于家庭规条的颜色纸贴的环节,如果能够让学员谈谈对于他人给予自己的颜色纸贴,本身的觉察和体会是什么,那就更好了。因此,家庭规条的教学流程不妨是:

讲解家庭规条 - 学员自写家庭规条 - 学员们互贴颜色贴纸 - 小组分享:对他人贴颜色贴纸的体会 - 分享转化定义 - 进入小组分享:谈家庭规条对自己的影响和如何转化。   

2) 扮演角色中的Doing 和 Being 拉扯。

成为课程带领员,我有需要Doing 的部分。它涵盖1)确保教学流程顺畅、2)教学目标达成、3)所讲解的内容,学员们都明白、4)及时解答学员们对课程内容所提出的疑问、5)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6)确保自己所讲的没有乖离Satir的核心理念。

当然,只是Doing 的部分是不足够的。我还需要兼顾Being的部分。它涵盖1)与学员们当下的身心状况连结、2)适当地以口语和非口语的方式回应及同理学员们的当下身心状况、3)觉察学员们在每个当下的学习状态,并籍由能量的连结促进学员们对自己有更深入接触和探索。

我发现,要在这两者之间达致一个平衡点,或者同时“发功”,是个不容易的过程。我向问Grace老师:“ 怎么修炼到这个境界?”。 我相信她会告诉我窍门。当然,我相信她所传授的口诀和窍门,还需要我不断地经历这个角色的扮演,才有办法达到人剑合一的状态。毕竟,Practice make Perfect, right? 


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求医惊喜记(4)~发现生命的本质

上星期一中午,内子接到同善医院的来电,
告知检验报告已出炉,医师希望我能够在明天到医院会诊。

内子关心我,希望能够抽空陪同我到医院去。
为此,我们决定在她休课时段,外出到医院去。

星期一晚上,平静已久的内心,略带不安和焦虑。
当时的心境,就如一面平静的湖心,突招他人投入一颗石头般,突然起了阵阵的涟漪。

与不确定相遇的滋味不好受。
那种心理状态,就如被困在扣留所的嫌犯,正等候法官判决般。此刻的我,特别能够明了去年大哥等候身体检验报告的心情。

第二天,在内子的陪同下,
来到了同善医院。

“Yap Hock Heng”, 
等候片刻,终于轮到我了。

贺医师面无表情的看着我俩。
双手掌心向下,将手中的一张公函往我们方向推前。

他向我指着公函中的数个医药词汇,问我明不明白其含义。
当下的我,只想他告诉我是否是患癌,
对他想要教导我看懂医药报告的善意,我较难领会。

坐在医师前端的内子是比较能够以理智的心态去
配合他的引导来看报告的。

片刻....

“ 根据来自两家化验中心的报告显示,你只是鼻腔感染,并没有肿瘤。” 贺医师略带欣慰的语气说道。

瞬时间,诊疗所内充满了重生的感觉。
我与内子,顿时感到释怀。

这整个整个求医的历程,
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无常乃是生命的本质。
没有人能够担保你时时健壮、无病无痛。
病痛也会随时敲你我的家门。

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常常以平常心的心态
来看待并迎接它的到来!

求医惊喜记(三)

这一次,我选择不再为等候感到焦虑不安。
早上吐痰,依然与略带血丝的痰液相遇。
我平常心看待它。

不是因为我潇洒自在,
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尚未到来的事情而烦心。

将念头专注在工作上、
将心思花在如何将Satir课程的第一堂课带好、
将念头放在我可以做的事务上。

这段时期,也开始知道将心安住在正念的重要性。
早上,起床后会在客厅的佛像前静坐片刻、做早课,凝集正向的能量在心中,
也将慈爱的善念扩散到身边的人。

不曾怎么认真,也那么的投入在早课上。
我不排除,这一份投入和认真内,多少有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的意味存在。

但是,对于自己在危机当前,
依然能够升起要依止三宝~佛法僧的念头,
我还是心存感恩的。

感谢自己,珍惜每个当下。
不被未来的不确定而困扰!


求医惊讶记(二)

经历了近1小时多的消失,
10.30左右我重新出现在同善医院的某张病床。

麻醉药物的副作用还未消失,
对自己的四肢,我无法自主的摆动,
全身略带无力,唯有继续卧躺在病床上。

中午2点多,当时的我,已不再被麻醉药物所干扰。
护士走到我床前,说道:“ 贺医师想要见见你。”

在护士的陪同下,我走进了贺医师的诊疗所。
“ 医生也是人,难免会出现诊断误差。为了确保减少诊断的误差,我将切片出来的肌肉组织样本,分成两份送到两个不同的病理化验中心去,进行诊断。” 他语带温和的说道。

“ 为了尽快拿到诊断报告,我在样本信封上注明URGENT字眼。”

他的讲述,让我觉得有点事态严重。

“ 贺医师,为何要Urgent呢?你是否觉得我的状况有点不妙,需要尽快知道答案?”

“ 你别难免紧张,你的紧张会让我也跟着紧张、压力!一般上,检验报告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可是,我知道等候检验报告,对于病人而言,是个很折磨人的过程,我不想要你承受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我才对化验中心提出这样的安排。” 他蛮有耐心的回答到。

“ 我有你的电话,也有你太太的电。一旦拿到化验报告,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这是我俩对话中,他的最后一个对白。

不管化验报告结果如何,能够与如此有人性化、常常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的医生相遇,我是有福报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步出医院。


求医惊魂记(一)

八月下旬,连续近3个星期,
每天早上起床清洗,从鼻腔中吐出的液体,都有血丝。

这是个不寻常的状况。我不能够轻视它所欲给我的讯号。
不久,我便到寻找专科中医诊断。

医生语带严肃地简述道:“ 可能是天气热,发热气。
我给你开一星期的中药,先服食。一星期后,再来复诊。”

接着,他略有疑虑地说道:“ 这个现象的确有点不寻常。
这是鼻咽癌的症状之一,但我们先将这个疑虑排开,
你先服一星期的药,看看此症状会否消除。”

带着略为焦虑、不安的心情,
我走出医院。

接下来的每一天,除了定时的服食中药,
每天一早最关心和在乎的事情,
就是观察略带血丝的痰液是否依旧“报到”。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中药服完,略带血丝的痰液依旧每天报到!!!

事态严重。

隔天一早,驱车直下到同善医院西药部,
看耳鼻喉专科。

我的专科医生是个文学医学兼具的贺家骏医师。
曾在星洲日报副刊拜读过他的文章。
对他的这一份背景的了解,让我对他多了一份熟悉感、
也间接对这段医疗关系多了一份信心。

听我简述症状,他二话不说,
就使用鼻腔探视器往我鼻腔内部一伸,
并透过外显镜头向我讲解我鼻腔内部的肌肉组织状况。

“ 鼻腔内部肌肉组织看起来的确有点怪、有些部分还略带红肿和出血。这样吧,我们后天安排一个切片手术,抽取鼻腔内部组织的样本,进行专业的病理检验,你觉得如何?”

此刻的我,不知该回复。
我只能全然信任他的建议。

“ 你不需要太紧张,你这样紧张会让我也感觉到有压力。
我说它有点怪,是鼻咽癌的可能性不大。做切片手术只是要进一步确认。” 

对于他好言相劝,试着要安抚我内在的不安,
我只能够意会,不能够发自内心的感到被安抚。






2013年9月9日星期一

遇见文字编辑达人

一如往常,踏入九月份,
又是为明年辅导中心的活动进行规划和
活动计划书草拟的时候。

在高中生的工作坊计划书中,
我的活动目标是这样写的:
向高中生灌输正确的生涯规划理念。

计划书提呈给上司不久,
上司的回复如下:

福兴,处在民主思维高涨的时代,
“灌输” 是个政治不正确的词汇,它带有共产思维的味道。
另外,对于早已掌握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
会否抗拒大人们的“灌输”呢?不晓得以 “ 分享 ” 
一词取而代之会否更理想呢?

再者,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从来不教导不正确的知识,
为此正确两个字可以省略。

他,果然是文字编辑的达人。
他的回应,使我不得不在措辞用字上要多加留意的。


2013年9月8日星期日

Satir 课程的得着

阔别将近2年,重新回到Satir协会。
这一次,在琼兰、惠云和莲丝的配搭下,
联合带领Satir成长模式个人成长课程。

对于有机会成为此课程的讲师,
我珍惜Satir协会理事和Grace老师的信任。

经历数月的筹备,第一堂课终于在昨天如期进行。
这一堂课,我个人的体会和收获如下:-

1)欣赏大家(讲师团和小组催化员)的高度配合与默契。初
      次组军,但并没有很杂牌军的感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
      彼此清楚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大家不分你我,皆以学员学
      习的需要为出发点来相互配合。这样的感觉,真好!

2)欣赏学员们的开放度和全然投入的学习状态。这是个教学
      为辅、自我探索为主的课程。学员们的自我表露和开放度
      将左右学习的成效。短短1小时的热身环节,大部分学员已
      适应课程的进行方式,并愿意以坦诚分享、不断反思内省
      的状态参与在大小组分享和讨论。
      我也从聆听学员的成长历程中,有蛮多的启发和感触。

3)欣赏自己与学习历程的同在,并能够适时依据学习历程的
      状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这是个蛮重视当下学习历程的
      课程。它不是单向的教学历程。教学内容和进度,需要随
      着学员们的学习进度、Here and now所提出的疑问、困惑来
      进行调整。我喜欢这种即兴演出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只
      要我有勇气承认“我可能不会、我可能无法满足到你的要
      求”,并愿意善用当下教学场合所赋予的能量,教学历程将
      会是顺畅的。

4)我要改善和强化的部分如下:-
      a) 对内在冰山模式的“自我”需要有较深入的探究。发现在
          和学员分享内在冰山的“自我”时,本身的内在
          是“虚”的。
      b) 我需要对个别学员所关注的课题多加留意,可能需要多
          做笔记。这将有助于我更贴近他们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期待下星期六的第二堂课。


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等待下一次的熊熊烈火

我心中曾有一把火,带着满肚子的热忱,
希望藉由个人微小的力量,在团队的配合之下,
将“认清自己、积极寻梦”的信念推广到全马各地。

经历尽20个月份的奔走,
我发觉心中的那一团火逐渐式微。

我惊讶、我探问、我不解...
为何火势来时冲冲,去也冲冲?

也许,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歇?
也许,这把火团长期处在缺氧的空间,火势无法得于延续?
也许,对于推广信念这玩意,我已心不在焉?

生涯发展,是个不断重新定位、做选择、身体力行、
再评估的历程。

我要学习接纳眼前的困惑和不解。
我愿意给自己一个缓冲的空间,
并等候下一段熊熊烈火的到来。

是的,它会再来。
只要石还在!!!

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你对了,So What?!

关系的经营,最怕双方都很在乎“对”与“错”。

因为过于在乎对错,我们刻意不碰触彼此的差异,
避免引发没完没了的冲突。

一旦冲突爆发,
因为过于在乎对错,我们将卯足火力,
想尽办法回顾彼此过去交往的点点滴滴,
从中找出足于数落对方,让对方难堪,
进而可以让自己理直气壮,稳稳地位居于“对” 的位置上。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相互影响的。
一旦感觉到对方想要争“对”,另一方也不会轻易的认输。
毕竟,认输不是我们熟悉的姿态,处在输的位置感觉也不好!
为此,大家都为了争对、争赢,而不惜牺牲彼此用尽一生精力苦苦经营而来的感情。
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

为此,我常常会提醒自己:
夫妻之间,难免会有争执。
可是,我希望争执的过程中,焦点不在输赢、对错,
而在于让双方更了解彼此的期待和需要。

对了、赢了,又怎样???
对于自己所深爱的人,对和赢,一点意义都没有!!!



从现实中消失一小时

今天 4/9/2013(星期三),8.30am - 9.30am,
我消失了!!!

我觉得自己全然消失,因为我对自己身在何处、当下身边有那些人、周遭发生什么事情...,我一无所知!

9.30am,我重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当下的存在感是有点模糊不清的。
我觉察到身边有数位女生在交谈、
有几个陌生的身影在身边游走。
同时,我也感觉到自己四肢无力、胸口有点郁闷。

从现实中消失一小时,这样的体会,很特别、
也有点不可思议。

可是,对于这样的遭遇,
我没有恐慌。

因为,在8.29am的那一刻,
我意识清晰,清清楚楚自己身在何处,
并以绝对信任和感恩的心理状态,
将自己的躯体付托于一群善者。

这一小时的自我消失,
太有意义了。

2013年9月3日星期二

哦!它来了...迎接它!

身体生病了,心不要病。

走在回家的路途中,
这一句话突然从脑海中浮现。

欣赏自己,在混乱的思绪中,
尚存有一份理智、智慧的心念。

这,要归功于本身长期以来有不时听闻佛法、亲近善知识。

没有人喜欢生病,没有人想要生病。
没有人向往老年,没有人想要快快变老。
可是,生老病死却是人生旅程中免不了的景色。

我想,唯一能够采用的方式,
就是以坦然、开放和学习的心态去迎接病老的到来。

行笔至此,突然间想起林艾霖老师
分享本身面对病痛的历程。

是的....
接受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可学习的部分。
不管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

愿我常自我提醒,也与你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