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8月30日星期五

大专生,你是谁?

到大专院校就读,你最在乎、
关心的事情是什么?

这样的话题,时下还算是热门话题吗?
全职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的学生事务局的职员,
会在新生迎新周期间和新生们分享吗?

时代不一样,大专生看待大专生涯的心态也不一样。
搞好课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暑假期间游山玩水,
成为大部分时下大专生生活的全部。

这样的现象,让我有点担心。
“ 大专生是社会的良知”、“大专生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动力”、
“ 大专生需具备批判、独立思考”...
这样的想法,对时下的大部分大专生而言,既陌生又遥远。

这不是个好现象。
此现象,也促使我再思考~ 是否该再回到大专院校?!!

2013年8月28日星期三

出差 - 美差事?苦差事?

独自一人,用了四天的时间,
游走北马三州 - 槟城、吉打和玻璃市。

不是背包潇洒行,
而是为了向老师们推荐年终教育展的资讯、
听取老师们对升学情报服务的评价。

这样的一份任务,它可以是美差事,也可能是苦差事。
那端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待它,以哪个心态去迎接它。

它,是个美差事。
能够不花自己的一分一毫,
就可以开着Exora、入住酒店、吃尽三州的不同小食、
走马看花地游览三州的景色,真好!

它,是个美差事。
能够走进三州各个国中,与华文老师、辅导老师们交流,
从中更具体地了解老师在前线工作的甜酸苦辣,
看着老师们本着爱学生、爱母语教育而不计较得失、
无私付出的身躯,
我心感动满满!

唉!行程中的唯一美中不足,
是少了内子的陪伴。
少了她,内心最多了点思念。
相思苦,则使它多少带点苦差事的成分。

2013年8月27日星期二

Jom, 吵架去!

吵架 VS 冷默,二选一,
你会选择那一个?

对我而言,我宁可选择吵架。
吵架需要力气。因此,当双方愿意花很大的力气来争吵,
就表示你俩还很在乎对方、在乎彼此的关系。

透过吵架的过程,
彼此可以很用力的告诉对方知道自己的期待、失落和受伤,
并藉由一次的激烈争吵,让彼此清清楚楚看清对方的需要。

所以,如果你还爱对方,
请你不要害怕争吵、更不要刻意的回避争吵。

吵架会伤感情,那是难免的。可是,若是彼此依然爱着对方,
彼此就有办法将伤害减到最低。

争吵有助于情感的升华,
如果彼此有办法透过争吵而更明白彼此的期待和需要。

不争吵,表面看,很好!
可是,它多少提高你俩关系走向相敬如冰~冷漠的阶段。

哀莫大于心死,冷漠就是心死的前奏。
不可不妨!

悬挂国旗、唱国歌,就爱国?


老实说,看着官老爷们每年都花心思在思考
如何鼓励人民悬挂国旗表示爱国,
我真的有点闷气。

其实,爱国与爱人一样,
都需要个人有感而发、且出自个人真情流露的行为表现。
它没有办法透过政策立法的方式,硬性规定每个人都要爱国,要采用哪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国家的爱。

爱国与爱人一样,它是双向情感的交汇,
绝不能只是单向的给予。

我们会爱国,当我们感受到国家也爱我们。
我们会爱国,当我们感受到国家领导者以公正不阿、
资源平等分配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人民都处在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爱国与爱人一样,它需要学习。
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长者、领袖要以身作则,
不能一味地要人民爱国,自己却总是藉由官职和权力的便利,
专干些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勾当。

官老爷们,口惠而实不至。
别在停留在表面上的爱国,
好吗?

向华文老师们致敬!

可以用中文书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件自然不过的事情。
可以用华语将分享本身的成长故事,也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个想法,我不曾质疑。
直到今天有机会和人在SMK Pokok Sena(马来学校)执教中文的陈老师交谈,而开始觉得它一点都不自然、不理所当然。

陈老师是全校唯一的中文老师。
因此,中二到中五的华文课,她一手包办。

老师们上课,不是上午班,就是下午班。
而她,因为要包办全校的华文课,
上班时间横跨上下午班(10.30am 上班,5pm下班)。


各科老师准备考题、规划科目发展时,可有个团队一起讨论。
她,面对各级的考题准备、中文科的规划与发展,
除了自己,还是自己。

面对SPM华文课不易考获A+的课题,
她曾一度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
可是,本着热爱母语,希望母语得以持续扎根的信念,
她不断寻找改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籍着个人的微薄力量,
来减少教育政策偏差对母语所带来的伤害。

华文老师不易为。
可是,她却自动申请延长教学直60岁。

这个举动背后的想法很简单:
用自己的一生来换取母语教育生命延续不断!

陈老师,辛苦你了!
加油!

正在全马各个国中孤军作战的中文老师们,
我向您们敬礼!!!

2013年8月21日星期三

给老师们加油!

安排台湾教授来马授课,今年是第二遭。

对于有机会主导这件事情,
我是开心、感动的。

开心,因为有机会和台湾教授有更深入的接触,
并从她们的身上学会如何看待人事物,并将人性化注入
助人工作上。

虽然身居教授级,但与他们的交往中,
我并不觉得他们会以我是专家、权威的姿态自居。
彼此的相处中,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是被聆听到的、
内在的困惑被解答。当然,对于本身的需求和期待,
他们也很愿意坦诚表达。我喜欢如此一致性的交往互动。

感动,因为个人的一个小小动作,
能够让来自全马各地共78位辅导老师受益。
学校辅导老师不易位。更挑战的是,很多学校辅导老师常常
处在孤军作战的状况。

因为文化的差异,马来社群主导的教育部所主办的辅导老师在职培训,并无法满足到辅导老师们的需求。

为此,对于有机会参与台湾教授传授的专业辅导课程,
老师们的反应是积极、热烈的。

为了上课,老师们愿意牺牲假期、
甘愿面对舟车劳顿之苦,
这样的动力,让我感动!

辅导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
老师们的积极好学、谦虚受教的态度,
必然也会影响到其身边的学生。

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辅导老师们,加油吧!

Happening...

将近两个星期,没有在部落客涂鸦。
并非懒惰,而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5/8 - 8/8 
配合学校假期,随同内子父母和外甥到亚罗士打一带走走。
享受一家大小出外共游的时间。虽然景点并非很迷人,
但一家人聚在一起“Being together"的感觉,真好!

特别怀念和外甥一路上的互动。他的确是家里的开心果。
一路上有他同行,大家笑声不绝。

11/8 - 15/8
因主办短期焦点咨商工作坊,有机会亲自接待来自
台湾的洪莉竹教授。数天的接待,最令我难忘的是
与洪老师下课后共处的时光。

洪老师是位没有架子的老师。对于我国多元民族可以融合在一起相处,她特别有兴趣。为此,数天的接待,籍由Nasi Lemak、Satay Kajang、Roti Canai、海南鸡饭、板面等美食,我让洪老师体验到各族人民的差异和共同性。另外,也透过分析国家政治变化(当然,是站在我方立场来分析),让洪老师看见分而治之的种族政治,如何阻挡我国向前迈进。

16/8 - 18/8
到新山进行职业探索半日营。感谢吕月霞老师的动员(一辆巴士43位学生),此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当然,对另外一所国中有9位学生自发性组团前来参与的举动,我也很感动。他们的主动性,让我体会到:“只要学生准备好,老师就在眼前”的道理。坦白的说,这个时代,要找到积极主动关心自己的未来,并自发性寻找学习机会的学生,已属罕有品种了。

9位同学,请好好保护自己,你们是珍贵、罕有的!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家,情感交流和共处的据点!

小时候,家境不好,
买不起一台黑白电视机。

对我们而言,四方箱子内画面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为此,每天晚饭后,只要舅舅左脚一走出屋外,我们的右脚也随之一出,往邻居家去观赏电视节目。

家,就好像酒店,
只供大家回来冲凉、睡觉和吃饭。

有些时候,面对酒店般、毫无天伦之乐可言的家庭生活,
我内心是有点无奈和失落的。
虽然当时自己年纪小,可是,在本身的内心深处
对一家大小窝在家,无所不谈的画面还是充满憧憬的。

好多个黄昏,回家途中,
我都默默地在向上天祷告,希望在全家人晚饭后下场大雨。
大雨天,哥哥姐姐们就无法往邻家跑,呆在家里。
在那一刻,一家大小畅谈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可是,一家人同在屋檐下的温馨和安全感,
足于温暖当时尚出小学阶段的我。

家,少了彼此情感上的交流和共享美好时段,
早已失去其存在价值和意义。


备注:以上文字,是自己在开斋节回家度假,与内子一家相处历程中的联想和感触。

2013年8月8日星期四

深化Rumah terbuka的内涵

Selamat Hari Raya Aidilfitri!

今早,随着内子一家,
到Makcik Timah家拜年。

Makcik Timah早年被送给马来人收养,是岳父的妹妹。
数年前,在某个因缘巧合之下,兄妹相认。

这一相认,也提供一个让我
了解马来人思维的平台。

我是个长期活在华人圈子的人。
小学就读华小,朋友圈子不会有其他族群。
中学就读国民型中学,甚少有他族前来就读。
大学,虽然就读国立大学,
却因长期缺乏接触他族的习惯,
就不觉得需要主动走进他族的必要。

我对巫裔的认知,
都从族群的领袖、长辈、中文报章里得知。

我相信,长期活在马来人圈子的
他也必然如此。

他对华裔的认知,
也都建立在马来媒体的报道、族群领袖的诠释。

是时候,让我们走进彼此的生活圈子。
是时候,让我们用自己眼睛、耳朵和语言,
去了解彼此的思维和风俗习惯。

佳节,除了表面上的食物交流,
我们更要籍由rumah terbuka进行
更深入的思想交流。

对于尽早让马来西亚摆脱种族政治,
我们不能够依赖当权者。


我们需要自己来!





别让身体要你中场休息!

走进医院,犹如球赛来到中场休息。
不管赛情是如何的空前激烈,
不管双方的比分是如何的逼近,
口哨一吹,大家都必须离场,到场外休息。

走进医院,入住病房,
医生、护士,还有病情才
是你生活的主导者。

面对工作岗位上尚未完成的的工作,
你可能很希望可以尽早出院,
可是,你做不了主。

每天,你不得不按住略有急躁的心,
等候主治医生到你的病床来。
你希望他告诉你:“ 病情好转了,你可以出院了!”
以便你惯常的生活,可以重新上轨。

可见,这样无法自主的日子,
很苦!

可是,更苦的是,
我们重来不曾认真的看待自己的身子,
适当的给它个中场休息。

看来,懂得自行休息,
是比被迫中场休息来的更好,

对吗?




可以相伴,真好!

这是个令我难忘、温馨满满的旅程。

有别于平常的出游,这次的旅程,
是老少中同行:我与内子,岳父与岳母,
还有给整个旅程带来无限欢乐的小瓜 - 
涵涵(内子大弟的长子)

整个旅程,并没有一定要看到什么,
也没有一定要吃到什么特别的美食。

我们都活在当下。
整个旅程中,一家大小,逗着涵涵,
有说有笑地乐融融地相聚在一起。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天伦之乐吧!

身处壮年,真好!
处在此人生阶段,不但有能力侍奉父母,
且能够陪伴年幼者成长,从小孩天真无邪、
单纯的视野看世界。

当然,若要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我也需要学会放慢脚步,
偶尔从忙碌的工作行程中抽离,
在自己的内心挪出一个空间,
让家人进来!

给自己一个提醒,
每年,都要挪出时间陪伴家中的老少。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

出走,告别辅导?

好久,好久没有走进辅导室。
戴上辅导员的角色,全然投入地陪伴另一个生命,
经历其内在冲突、探寻其内在资源,并从中找到脱离生命低潮的契机。

对于自己暂时选择不扮演这个角色,
我清楚知道箇中原因为何。

间中,会接到前案主的来电,希望可以预约时间进行面谈。
初步关心其近况并转介到合适的辅导单位,是我可以做的。
除了要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更要对他们对我无法安排时段洽谈的谅解和包容。

我,需要时间和空间回应内在的呼唤
“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存在价值”

而暂时放下对他人关注,
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陪伴、聆听和接触自己,
是我回应内在呼唤的直接方式。

助人者,需要先自助。
我期许自己是个疗愈的助人者。
因此,我相信暂时的将焦点集中在自愈的部分上,
将有助于自己在未来的助人道路上走得更踏实。

助人工作,是我的志业。
我相信自己,这个信念我不曾忘记。


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6年的磨练与等候


1978年,在父亲强烈反对的情况之下,李安毅然登上美国班机,飞往美国伊利诺大学报读戏剧电影系学士学位。后来,他又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考获得电影硕士学位。

1984年,李安成功考获电影硕士学位,并以《分界线(Fine Line)作为其毕业作品。该片曾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这段时间,他还参加了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Spike Lee)的反映学生生活的电影《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的摄制工作。

籍由本身在大学求学阶段所获得的奖项和经验,他信心十足地踏入美国电影圈,期望自己的能够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来!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在一个推崇人人平等,自由追求梦想的美国,尽然没有他可立足之处。将近三十岁的他,不得不面对人生的第一个挫折 毕业即失业。


无法执导拍摄电影,他只好呆在家中,靠仍在攻读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太太微薄的薪水度日。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他生长于儒家思想氛围浓厚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才是家庭中夫妻之间分工的主流模式。为此,长期盘踞家中不务正业:处理家务、照顾小孩,让他活得很没有尊严。

有段时间,他的岳父母有意出资让他开个中餐馆。可是,性格倔强的妻子婉拒了这份好意。当他知道这件事后,辗转反侧想了好几个晚上。最终,他选择向现实低头 - 放下执导的梦想!

接着,他便主动到社区大学看看有哪门课程可供自己修读。翻阅了老半天,最后他选修电脑课。他认为,在那个生活压倒一切的年代裡,似乎只有电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他掌握一技之长,解除他生活开销的压力。

     选修电脑课的决定,很大可能性可以帮助他摆脱不事生产的窘境。可是,资讯工艺领域的工作并非他最渴望从事的工作。在他心中,他清楚知道执导拍电影才是他的心头爱。为此,他的心境依然处在萎靡不振的状态。他的妻子是个观察细微的女人。对于他因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而产生的内在冲突,她早已知晓。

某天早晨,在他目送妻子去上班之际,站在台阶下的妻子突然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很笃定地对他说:“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显然地,他的梦想执导拍电影,获得妻子无条件的支持和拥护。妻子的这一句话,犹如晨曦的光辉,直射其内心,将那快要淹没于庸碌生活里的梦想重新照亮。当下,他马上回到屋内,将存放在公事包里的电脑课程报读表,慢慢地撕成碎片,丢进垃圾桶。

1990年,李安所撰写的《推手》剧本,获得台湾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他赢得40万元奖金,更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1992年,他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部影片在台湾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故事看到这里,你内心有何感触和想法吗?

试问,若你是李安,你是否有勇气面对命运的考验,经历长达六年的煎熬和等待,以获取执导的机会呢?当自己所坚持的理想并不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时,你是否又能不被外在环境所牵绊,如如不动呢?

李安今日的成就,与他早期6年苦撑求变翻身、打死不退的精神有关。而促使这股精神力量能够源源不断的主因,除了家人无条件的支持之外,更重要的部分来自于他清楚知道 - 唯有投入电影创作,他才能够活出自己,电影是他生命的全部。

当时的择善固之,造就了今日的璀璨辉煌!

勇气的双胞胎和好朋友

勇气,是一股动力。
处在生涯抉择的十字路口,
我们需要勇气,推自己一把,
以缩短自己处在举棋不定的状态。

勇气和冒险是对双胞胎。
当我们所面临的抉择需要冒更大的险时,
我们则需要鼓起更大的勇气来做抉择。

勇气和自信心是好朋友。
自信,是我相信自己。
我对自己的相信,
则是建立在我对自己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而在自我探索与认识的过程中,
难免需要有勇气让自己豁出去,
籍由走出自己的安舒区,增进自我的认识。

勇气、冒险和自信心的关系,
你听得清楚吗?

今早,接受同事的采访,谈“勇气”在生涯抉择的作用。
这是我的想法。
听起来有点哲学、抽象,
就不知同事会如何下笔撰写。

因此,对于她将撰写出来的内容,
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