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5月24日星期五

讲座筹备过程中的孤独

写作和讲座,都是个孤独的历程。

讲座的历程,从接受他人的邀请开始。
一旦和邀约单位确认讲座题目、地点、日期、时间和听众群,
个人独自创作的历程,就掀开序幕。

首先,我需要拟定演讲所要带出的效果和目的。
接着,我就需要构思整个演讲内容大纲,
每一个重点需要举那些生活例子,
哪些生活例子比较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然后,在每个重点陈述结束之前,
该以哪句话作为此重点的总结,
以便它留打进听众的心坎,持久不退。

然后,针对每个重点,
我都会上网搜寻合适的图片,
以强化呈献效果。
毕竟,处在资讯工艺疾速发展的时代,
视觉型学习者是社会的主流。
大家对图像的敏感度,是相对的比文字来得大。

一场讲座的内容,我可能需要耗上近数天的时间来准备。
而这个准备的过程,也就是独处面对自己的历程。

这样的历程,我喜欢。
因为它提供一个独处、自我对话的空间。

这样的历程,我愿意。
因为能够透过本身的分享,能够拓展他人看待生活的视野,
乃一乐事也!

这样的历程,我偶尔会有点疲惫和泄气。
当发现本身所分享的内容,总是炒冷饭,缺乏新意时,
就会觉得自己在混日子。

不管如何,它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所以,唯有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2013年5月22日星期三

与佛陀相遇,只因有您!



儿时
佛教是什么,我不懂!
太平佛教会,它是间外貌朴素的建筑物。
悠然地伫立在太平市区边缘。

小学时期
佛教是什么?它是个宗教。
太平佛教会,它是个宗教膜拜场所。
声声佛号的赞颂,略带有丝丝的祥和气息。

预备班至初中二
佛教是什么?它是一门知识。
太平佛教会,它是教育中心。
透过周日佛学班,五戒、十善、八正道,诸多佛教名相,
在我脑海畅泳。

初中三至中四
佛教是什么?它是生活的规范。
太平佛教会,它是青少年的社交活动点。
佛学生活营、让情绪起伏不定、缺乏明确人生方向的少年郎,
有个安身安心的驿站。

中五时期
佛教是什么?答案不确定,它好像可以让自己心情放松!
太平佛教会,它是大型图书馆。
大雄宝殿二楼,读书声、课业讨论声、梵唄声,声声入耳。

大学时期
佛教是什么?它不是宗教,它是人生哲学。
太平佛教会,它是“娘家”。
长期在外头奔波劳累的我,偶尔回娘家,见见久未相遇的死党,
分享彼此的生活。

工作时期
佛教是什么? 它是安身立命之道。
太平佛教会,它是月下老人。
我俩坚信,以佛法为依归,共创和谐美满的佛化家庭

感恩,成长的岁月,
皆有太平佛教会的陪伴!

慈悲与智慧并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生活中,我们常会与人相处。在人群中,有些人也许会是他人生命旅程中的导师,有些人则将扮演阻碍他人发现人性真善美的“障碍物”。当然,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不时期待指点迷津的导师能够常常环绕在自己身旁。

 一般上,一旦生活中出现“障碍物”,我们都会感到惊慌失措。“为什么她总是以怨报德呢?”、“为什么我的善心却成为他从我身上榨取钱财的切入点?”。我们开始置疑:“哎,哪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眼前的这些人,除了让人讨厌,哪来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可是,如果我们愿意放下自己的懊恼心,往深一层剖析,其实,他正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导师。他的占便宜,让我体会到以善心、慈悲心对待走进我们生命里的众生固然重要,但是却不可忽视智慧在行善中的功能。

   缺乏理智判断的行善,不但不会累积福德,相反地,可能会造就更多的恶行。

改变?Ini Kalilah!

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人生定位也随着成长阶段的演进而不断地在改变。在还未顺利进入新的成长阶段之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处在“不确定”的中间阶段。这阶段,很多时候都成为我们采取改变的最大障碍!

            “你真的要改变吗?”,“如果改变后的状况比现在还糟,那该怎么办?”,“现在的状况不是很好嘛?一切都是如此得心应手的,为何和自己过不去呢?”诸如类似的问题,都会象阴魂不散的魔鬼,在我们的脑海中盘旋,尝试说服我们放弃改变。

            改变需要勇气,改变更需要智慧,缺一不可!勇气将有助于我们勇往直前,走过改变过程中的不确定阶段。智慧,则似伫立在海岸上的灯塔,给予归航的船只,一个明确及安全的方向。在还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去改变现状时,我们需要很老实的回答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要作出此改变?
2.它将对我未来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是正面的抑或是负面的?
3.在作出此改变时我将面对的阻力有那一些?我的助缘又有那一些呢?

过度的犹豫将阻碍我们改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行动是必然的。裹足不前,只会让自己原地踏步。成功必将经历一番考验,没有经过严寒的煎熬,又怎能体会到梅花扑鼻之香呢?当然,如果改变失败了,也不需要灰心或难过。

只要你愿意扪心自问:这次的经历,我学到什么?失败则成为您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看见记忆


人的成长过程,就像一部电影。

每个片段,都是由不同的人、事、物的组成。每个片段,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从现在式走向过去式,变成我们生命中的记忆。面对这些记忆,我们处理的方式都不一样。对于美好的生命片段,我们总会希望自己能够牢牢的记住,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为此,初恋时期所收到的情书、红颜知己送的陶瓷茶壶、和偶像合拍的照片、母亲在我出国留学时送的寒衣。。。。。这些物品的价格也许很廉宜、看起来也许很残旧、破烂不堪,我都不舍得抛弃。毕竟,它是我启开过往美好片段门槛的钥匙。

对于不堪回首的片段,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遗忘,不要留存在记忆宝盒里。为了尽快遗忘失恋的伤痛,未免睹目思情,分手后,我们把对方所送给自己的礼物深藏、把彼此合拍的相本焚烧。。。。我们天真的以为,物件的消毁意味着痛苦的片段永远不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殊不知,听到一首耳熟能详的情歌、目睹一对相互依偎的情侣、嗅到似曾相识的体味。。。都有可能让我们过往失恋的记忆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显然地,生活中的片段,不管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只要曾经确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它都会透过声音、图像、碰触、味道、感受留下痕迹。这些记忆,绝对不会因为人、事、物的变迁而消失。也许,当我们处在意识层面时,我们可以把它压抑下来,不让它干扰我们的生活。可是,一旦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这些记忆还是会浮出,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记忆,就像一本历史书。我们,就如自己生命历史的史学家。篡改历史,绝对无法让我们走出过往残酷的经历!篡改自己生命的历史,只会让我们更加厌恶自己,典当自己的尊严。如实地看待过往的记忆,感恩并拥抱这段记忆,才能让自己跨越惨痛记忆,从中找到活下去的勇气!

            

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当佛教徒遇见基督徒


“叶先生,你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你还是尽早为他办理退学手续吧!”

级任老师的这一番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不得不提前结束天真无邪的童年岁月,跳过青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光,直接走进社会大染缸,为本身的工作生涯掀开序幕。从早期在杂货店当童工,赚取微薄的工资,到如今成为基督教会的事工,长达30年的工作生涯,他依靠出卖劳力来换取生计。

他,就是我的大哥。由于长时间在外工作,大哥和家人相处的时间相对地减少。不善表达、沉默寡言的性格,更使他与家人的关系疏远。可是,大哥依然扮演好身为长子的责任。每月所赚取的工资,他皆交给外婆,以补贴家用。另一方面,现实工作环境的压迫,更使他心智早熟,导致他与弟妹们的互动常常出现代沟。忙于寻找生机,更使他无暇陪伴弟妹玩乐。

为了拓展更美好的未来,在16岁那年,大哥决定投靠从事电源安装技术工作的堂哥,担任其公司的学徒。堂哥一家人性格随和、亲切,且是虔诚的基督徒。对于初次离家到外头工作的大哥,呵护有加,把他当作亲弟弟来看待。此举动让至小就很少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大哥感动不已。长期处在基督信仰气氛浓厚的居家生活,上帝的教诲也逐渐地走进大哥的心房。
            
     大哥改信基督教的事件,犹如一颗突发炸弹,把家里向来拥有的安宁气氛炸得面目全非。我家一贯信奉民间信仰。在我们眼中,基督教本来就是邪魔外道。大家都急着要和大哥争论,劝说他放弃信仰基督。在众多家庭成员之中,身兼父职的舅舅反应最为激烈。“有没有搞错!我是叫你去学手艺,不是叫你去相信上帝!你…….……..你尽然背弃祖先,去相信与你毫无血缘关系的耶稣!”。“家里历代都是信仰道教、烧香拜佛、供奉祖先,你却跑去信耶稣!如此忤逆的举动你怎能做得出手!?”除了不停的苛责,舅舅更公然地把大哥的经书、基督教义小册子丢弃到垃圾桶,严厉禁止大哥在家中摆放任何与基督教相关的物品。
        
     为了遵循基督的教诲,大哥毅然放弃跟随家里的一些风俗习惯。这导致大哥在家里的处境更为孤立、被排斥。当时,尚处青少年时期的我,更加无法接受大哥坚持不在母亲墓碑前上一炷香的原则。“那简直就是欺宗忘祖的行为!”。我的批判,也使到我俩处在对立的局面。家人重重的刁难和苛责,并没有使到大哥放弃信仰基督。沉默不语、默默承受,是他回应家人的态度。
          
         生命本质是无常的。人的思维会随着人生历练的增长而产生变化。对于大哥坚信基督的立场,我的态度也有所变化。如今,我已不采取极力反对的态度。相反地,我开始为大哥能够成为基督徒而感到欣慰。如此180度的转变,主要是我个人的信念、看待事情的角度有所改变。大学时期,我开始接触佛法,试着将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修正本身的行为。学佛的经历,让我对宗教有新的诠释。宗教的本质,在于协助个人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信仰的本质在于提供一个价值观的参照,让人学会分辨是非对错,不轻易误入歧途,找到不断地向上向善的方向。
            
      放下宗教之间的差异性,从彼此的共同性里去了解,我开始能够以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大哥所信奉的上帝。长期独自一人在外头工作,教会是大哥心灵滋润的码头。每周日出席礼拜,和教会朋友称兄道弟般的互动方式,不但让大哥心理需求(被爱、被关怀、归属感)得到满足,更使到他在生活上面对难题时,能够及时获得协助。基督教义则发挥防范的作用,让大哥得以在充满五光十色、诱惑十足的大都市里,出淤泥而不染。另一方面,长期到教会体验团体生活,更使大哥的性格出现变化。如今,他已告别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的形象。在教会朋友眼中,他是个敏感于他人的需要、乐于个人方便和没有居心的基督徒。
            
      我由衷地感谢上帝, 祂的教义为大哥的生命增添许多色彩!我也欣赏自己,能够铭记佛陀的教诲:不在宗教的表象去看待基督和佛教的差异,而是从信仰的本质去互相肯定彼此对缔造和谐共处的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引起共鸣,不孤单!

刚过的周六,接受马佛青心灯的邀约,
到巴里文打佛教会进行演说。
演说主题为~丧亲,走过生命失落与哀伤。

对我而言,这是个较陌生的课题。
我不曾接受任何与临终关怀相关的专业训练,
我也不曾深入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

为此,陪伴大哥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成为我分享的重点内容。

籍由和群众分享,
我让自己再次回到2012年9月份至11月29日
的那段岁月。

整个分享过程,个人的情绪起伏不定,
谈及和大哥共处的美好画面,心中有点温暖;
谈及在治疗过程中彼此对治疗介入看法不一致时,内心即后悔又无奈;
谈及哥和父亲关系的修复,
哥主动为父亲祷告的那一幕,内心是喜悦的;
谈及无法目送大哥离去,
让他孤零零一个人面对死神的到来,
自责的心情油然而生。
谈及一家大小,端坐在哥灵柩前哭泣,一同哀弔哥的逝世,内心就感到丝丝的安慰。

将近1小时多的经验分享,听众成为我最佳的倾述对象。
我当下的情绪,也牵动了他们的情绪。
有者更籍此重温自己过去的丧亲经历。

这样的分享历程,令我难以忘怀!
它更验证了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这句话
乃是王道!

感谢佛青心灯、感谢巴里文打佛教会、感谢列席者、
感谢一切促成此因缘的众生、
感谢大哥!






2013年5月17日星期五

失落,面对身体的衰弱

今早7.15,走出寝室。
老爸坐在懒人椅上,似有话对我说。

“怎么还没到楼下的庭院晨运呢?”
我不解地问道。
一早到庭院晨运,是老爸的例常活动。

“哦,你昨晚不是有事情要我协助吗?
乘你还未上班,先将事情交待清楚吧!
待会儿才去晨运还不迟。” 他笃定地回答。

老爸虽已退休,可是,一旦被告知有活儿干,
他那股想找些事情干的劲儿,就展露无遗。

“别紧张,我今天在家上班。
你就去晨运、吃过早餐,再谈吧!” 

9.30am,
老爸走进书房问道:“来,说说看,要我怎么帮你。”

其实,也没什么。
就只是要他帮忙做些粘粘贴贴的小事。

虽是小事,老爸却不等闲视之。
对于我的示范,他仔细观察。

“不是这样!贴靠近点,不要贴得歪歪的。”
“ 怎么你就是不明白呢?跟着线条,将贴纸粘上去。”

对于我语气略带不耐烦地指导和示范,
他有点慌了。我知道,他明白我的指示。

可是,他那颤抖、不受控制的双手,
就是不停主人的使唤,就是无法将贴纸工整地粘上去。
我越示范、观察,他出错的机率就越大!

片刻,“ 算啦,别做了!” 
在收拾餐桌上贴纸的同时,我拒绝了他的帮忙。

当下,生气占据我内心。
坐在书房片刻,漫无目的地望着
眼前的电脑荧幕,
一股失落与伤感的情绪涌现。








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采购,怕怕!!

我终于将它买下!

这件事情,从1月份开始向上司提出要求添购,
到今天16/ 5/ 13,我才将它落实。

用了将近5个月多的时间?你有没有搞错?
是的,的确有点不可思议,
连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拖延力尽然可以这么强大!

也许,对自己的判断能力没有信心。
是的,对于鉴定资讯科技产品的优劣,我总是门外汉。
我就是一直将自己想像成被困在城堡的公主,
渴望王子骑着千里马,勇闯城门,将我救出。
当然,王子不需要和兵士们搏斗,
他只是需要帮我做决定,“福兴,别想这么多,就买这台吧!”

也许,打从心里面,
我就是抗拒改变。
尤其是对于要接触新的科技产品,
我更是有点提不起劲,去拥有它。

嗨,想不到从这样的一桩小事,
竟然多少显露出我是个害怕改变的一个人。

真的是!






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

与焦虑共处

你好!

与你相识近35年,我从来不曾好好的看你一眼,
更没有让自己静下来,耐心地听听你的期待是什么。

可是,你并没有因为我的忽视而选择离开。
你特别喜欢在我上电台接受采访、到学校或社区提供讲座前夕到访。

随着电台采访或演讲的档期趋近,
你就越积极和忙碌于在为我我脑海中,
为我构想最槽糕的情况将会是什么?

为此,不断重负地翻阅power point讲义、不断审查自己的演讲内容、
不断地预设群众可能会有的反应和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是我试着减低最糟糕情况可能发生的机率。

好多个演讲前一晚,
我常带着身体疲惫、思维却极度活跃的状态走进寝室。
可想而知,那一个夜晚,
床上的我翻来覆去,久久不得入眠。
有时,甚至会在梦中出现第二天演讲的画面。

对于你的瞎紧张,有时我会很生气。
有时我会很无奈。很想将你驱逐出境,但总是不得要领。

看来,是时候让我学习与你和平共处了。
是的,我相信你的瞎紧张,必有其正面作用。
是的,我需要学会正面解读你的善意。

感谢你!
你的努力,让我有惊无险地讲完一场又一场的讲座。
你的努力,让我带着较充裕的准备引接一场又一场的电台采访。

期待你下一次的到访,
我可以从容地接待你,轻松地喝杯茶!



2013年5月12日星期日

向种族炒作政客Say No!

大选过了,
各政党的党选也随之而来。

因此,各政党候选人又开始
部署、构思如何炒作种族课题,
以便将自己塑造成敢怒敢言的民族英雄。

面对这一群治国无方、只懂得玩弄种族课题的政客,
我们需要有更大的自制和自我觉察能力,
切莫因他们挑畔而随之共舞,

我们急于回应他们的挑畔,
只会让国家的改革步伐裹足不前。

记得哦!
别将焦点放在“华人还要什么”,
更别花太多时间谈论“华人海啸”的正当性,
当然,也别花太多时间去谈到底马华入不入阁,民主行动党是否可以取代马华入阁...

这些课题的讨论,
只会让种族课题进一步延烧。

别忘了,如何减少政府贪腐、改善社会治安、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提升人民的生活素质,才是重点。




非常好汤

近来,常常有想要下厨煲汤的欲望。

欲望,是行动的推动力。
当欲望大于懒散时,
我就有了步行到居家附近的菜市购买合适的食材的动力。

下班回来,放下公事包,
换件宽松的T-shirt和短裤,
就窝进厨房,启动我的煲汤大计。

喜欢独自一人煲汤,
看着自己能够依据各别食材的特性,
有序地放进锅内慢火烹调,结合各个食材的天然味道,
煲出一碗令人垂延三尺的好汤,
感觉自己就像是个魔术师!

喜欢煲汤的过程,
更喜欢看见一家人聚集在餐桌,
品尝好汤的那一个当下。



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遇见老人


            2000年,老爸因年迈,无法回应工作上的挑战而不得不从职场上卸下。二十多年独自一人在新加坡工作,老爸早已习惯独居的生活。他并没渴求子女们要常伴左右。老爸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他知道孩子需要出外讨生活。

虽然正值生涯开创时期,从小爱和老爸“哈拉”的我,也会在忙碌的工作行程中,特意抽空回乡,陪伴他。踏上回乡的路途,我的脚步是轻快的。想到能够和老爸相聚、话家常(虽然他所分享的内容一再重复)、到传统咖啡店品尝点心、到馆子里用膳….心情就特别的愉悦!

“年老的独身汉,很可怜。老来独善其身、没有家人的关怀,孤独一人过活,是很凄惨的!!”近来,这样的论调会不时从老爸口中说出。一旦我有段蛮长的时间没有回家探望他,他就会凑足硬币,然后骑着早已陈旧的老铁马,到离家不远处的共同电话亭,拨电给我。“阿兴,近来好吗?爸爸在这儿好好!工作还顺利吧?如果工作忙碌,就别回来….”,话还未讲完,他手中的硬币早已用光。过了一阵子,我的手机再次响起。“阿兴,下个星期五是公假,你会回来吗?”。“爸,我受邀到某个佛教团体进行辅导培训,无法回家…..”我回应道。“那,不要紧。你好好照顾身体,别操劳过度。不跟你谈了,硬币用完了….”老爸语气急速地说道。

当人的生命阶段来到老年,工作、赚钱,已不再是他生活的重心。内心深处,他多么希望孩子们能够多回家陪伴他。可是,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孩子因为要拨冗探望自己,而耽搁了孩好好地打拚,创出一番事业的步伐。如此矛盾的心情,从老爸的来电和论调中显露无遗。

当小孩....


小学时期的我,心中非常盼望父亲能够常伴左右。看着好友们放学后,都有父亲的接送,内心羡慕不已。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心智早熟的我,隐约间知晓个人的盼望是无法实现的。为了让家中大小有更好的物质生活,父亲被迫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工作。

父亲一年回乡休假两次。长期在外头工作,导致父亲与孩子们的关系较为疏远。可是,这份疏远感并无法消除我内心深处期望获得父爱滋润的渴求。因此,对于老爸的沉默寡言、不善于和子女互动的缺陷,有些时候,我会选择不在乎。我会籍着主动和老爸交谈来感受父爱的滋味。

虽然年纪小,我对离别的滋味一点都不陌生。老爸每年回乡两次,也让我们不时有机会体验离别的滋味。 “孩子,爸爸要去新加坡工作,你们要好好保重!”语气略带关怀和不舍。这一句话,是父亲离别前的告别词。每次踏上火车之前,他总是安然地伫立在月台上,双眸凝视着我们,试着将我们的面貌烙印在他脑海。他深信,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样子,有助于消除他独自一人在外工作的孤独感。接着,他便毫不迟疑、快步地往火车厢内走去。

火车渐行渐远。慢慢地,它的影子已逐渐地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孩子,爸爸要去新加坡工作,你们要好好保重!”,父亲的告别词,犹如伫立海岸上的灯塔,远距离地指引、陪伴着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告别 PRU 13

去年至今,第13届全国大选是全民关注
的课题,包括我。

旅居海外的人民,不计较旅途遥远,机票昂贵,
大伙儿一窝蜂的回国投票。
这股风气让人对马来西亚充满期待。

为了确保大选公平和干净,
人民自动组织起来,提供PACABA训练。
面子书大事宣传此培训课程的详情,
大家牺牲周末休假,主动参与培训的举动,
让我为之动容。

面对1马组织的银弹攻势,
槟城人民不为之所动。
大家善用手中的一票,不约而同地对金钱政治Say NO!
这样的结果,让我们深信道义尚存人间。


全民总动员的现象,使到此届大选特别令我难忘,
更期待它不要冷却下来。

可是,我知道它必然要走进历史。
谨此希望中选的代议士能够将民意铭记在心。


嗨!能够亲身体验并成为PRU 13的
历史见证者,

真好!

2013年5月9日星期四

黑色聚会之后?

对于第13届全国大选成绩,
我和你一样,无法接受,
更对选举委员会的公信力存疑。

为了表达我的不满、无奈,
我和你一样,将本身的面子书的Profile Picture 涂黑。

对于面子书所传阅的种种不公、作弊的现象,
我从开始的深信不疑到后期的选择保持谨慎乐观的相信。

我在等待,
我希望大家会将选举委员会偏私、不公、耍赖的证据
都递交到净选联盟,以便能够尽快透过法律程序,伸张正义。

我和你一样,
改朝换代、告别腐败是大家所盼望和期待的。

可是,我深切的盼望
308过后的916变天闹剧,不会再重演!


1 Malaysia的精神呢?

内阁没有华裔部长代表,你怎么看?
这是FM988煽风点火时事节目主题。

这已经是第二次,第二个电台的时事节目
选择以分而治之的种族政治思维来看待这次的大选结果。
唉,这样的情形一再出现,
只能够归咎于1 Malaysia治国理念未根深蒂固。

首相纳吉有权利组织本身的内阁,
而选择加入其内阁团队的部长人选,
应该要认同及拥护首相纳吉1Malaysia的执政理念。

因此,不管你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还是伊班人,
只要你接受首相的委任进入内阁,
你都要以马来西亚人自居,
放下带有种族意识的心态为民服务。

若大家都愿意以马来西亚人自居,
请问,我们还需要担心没有华裔代表在内阁吗?

我的想法太理想?是童话?

是的,以当前国家的政治格局而言,它的确不容易实现。
可是,也就因为它的艰辛挑战,
才能够凸现出首相落实1 Malaysia的决心。

感谢马华与民政的骨气,
间接也提供了一个平台,
让首相展现其全民首相的魅力!

1 Malaysia! 1 Malaysia! 1 Malaysia!


2013年5月8日星期三

1 Malaysia VS 大选后的华人,路在何方?

昨天,上Ai FM的青少年访谈节目。

驱车到广播电台途中,扭开车里收音机,
听听其时事访谈节目。

当天的时事节目主题是:
大选后的华人,路在何方?

这样的主题,让我感到错愕、不解?
身为国营电台,他们不该是扮演宣导政府的执政理念吗?

308后,纳吉上台,
强力推广1个马来西亚的执政理念。
为了确保此理念渗透民心,达致全民皆知,共同拥护的局面,
政府所推行每一项计划、为人民提供的每一项服务、每项官方活动,
都要将1个马来西亚 ( 1 Malaysia ) 的标签附上。

可是,大选结束后,
国营电台的时事节目尽然如此凸显各别种族性,
这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吗?

为此,我想当天的时事访谈节目应该改为:
经历第13届全国大选,大马人民的路在何方?

格局决定结果。
只要我们一直将治国的格局停留在分而治之的种族政治,
1 Malaysia 则将永远成为政客捞取选票的宣传口号。

你认同吗?

我们不会感恩,你呢?

竞选期间,大部分的候选人都将人民当老板看。
对于人民的需要,不管有没有提出,
候选人都会想尽办法主动给予和满足。

可是,身为人民的我,
深深知道这个“老板”的身份是个假象、虚名。
我清楚知道,对方的深情厚意是冲着我手中的选票而来。

因此,对于马六甲前首长的不感恩论,
我一点也不感到错愕、突然。

他的不感恩论,
只是让人民更赤裸裸地看到他的虚伪。

难道不是吗?!!

竞选期间,对人民毕恭毕敬,言和欢笑。
落选后,尽然摆起一副老爷子的嘴脸,
怪罪人民没有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想必他老人家还活在马六甲皇朝的时代,
渴望人民给他磕头感恩。

今天,新一任马六甲首长上任。
对媒体所讲的一番话,依然延续着落伍的思维。
他说:“ 别以为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看着他一副一朝得志,语无伦次的样子,
我真的很想提醒他:“ 别以为我将手中的票投给你,也是理所当然的!”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
你真诚服务人民,常常将人民的福祉摆在第一位,
不用你提醒,人民都会感恩!

为人父母官,若连这基本的观念都没有,
还真枉然,对吗?

2013年5月6日星期一

大选除夕2.0

3万人的聚会,对身处在大都会的你我而言,
简直就是司空见惯的场面。

可是,对长期居住在太平的市民而言,
3万人集会,是空前也是绝后的。

5月4日晚上,8.30pm。
太平都拜律小食中心对面 - 洗衣桥草地,汇集将近3万名居民,
出席民主行动党的政治演说。

伫立于人群中,我左观右盼,群众中华裔市民占大多数。
随着舞台上民联候选人的演说和主持人的带动,
Ini Kalilah....Ubah! Ubah! Ubah!....
改朝换代,告别腐败等口号不绝以耳。

出席集会,除了想要感受大选造势的气氛,
我更想要亲眼观察他族对民联欲入主布城有何态度。

为此,我在会场中漫游,
只要遇见有巫印裔友族同胞,
我就停留一旁,观察他们对舞台上演讲者的反应。

间中,遇见一两位感觉比较友善的印裔同胞,我就主动向他们聊聊。

" Sudah berapa lama encik berdiri di sini? "
" Sudah lebih kurang 1 jam.."
" Encik faham apa yang sedang diucapkan oleh penceramah?"
" Tak fahamlah, semua dalam bahasa cina, mana faham? "
" Saya rasa terharu, encik tak faham, masih berdiri di situ selama 1 jam"
" Pakatan Rakyat itu baik, walaupun tak faham, beri sokonganlah!!!" 

3万人群中,他们是少数。
可是,因为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语言障碍,已不再是个大问题!








大选除夕夜1.0

5月4日中午2点,驱车回太平。
未开车,已有心理准备面对南北大道可能出现车龙。
(心理也期待会出现车龙,这显示大家都回乡投票)

抵达娘家,就见岳父母、妻舅们都在谈着太平选情的种种。

“ 我今早从菜市场获得4张免费的宴席邀请卷,你们四人一道去,
给国阵候选人陈莲花请一餐吧!反正是免费的。” 
岳母手中拿着4张邀请卷,对着大家说。

当晚,会馆内宴开将近20席。
一眼望去,妇孺、年长者、小朋友和青少年居多。
桌面上有一堆文宣,图文并茂的说着1马计划的绩效、陈莲花对太平所作出的贡献(就是一堆捐款给社团会馆的数据)。
详细阅读这堆文宣者是极少数。
大家纯粹为了免费餐、幸运抽奖而来。

节目内容苍白空洞:次等的音响系统配上唱功了了的歌舞台歌手、
支持社团代表的言之无物和候选人的缺乏前瞻性的政治演说。

面对眼前的局面,突然让我有所感触,
将手机打开,就在Memo里写下了这段感想:

当你吸引群众的方式只剩下歌手的演出、宴席的款待时,
也正是你政绩趋向苍白的征兆。
我不得不反思,
我的列席是否也间接地促成你这副德行?

思考片刻,我毅然选择离席。

2013年5月3日星期五

回乡,改变!

朋友好奇的问:“既然已定居在雪隆一带,为什么你不更换投票地点?
没必要舟车劳顿特地回到太平去投票嘛!”

朋友的善意,我了解。

可是,我坚持不更换。
家乡,是游子的根。

人在吉隆坡,心依然系念着家乡- 太平。
享受着大都市的便利和发展,体会到民主意识逐渐提升的我,
也希望家乡的乡亲父老也有机会体会到这一切。

为此,将票留在家乡,
籍由手中的一票,将改变的契机引进乡土。

明天,驱车回乡投票。
Ubah, Ini Kalilah!


2013年5月2日星期四

感恩,Nalanda 十周年!

因为找不到修学佛法的道场,
他发愿将来为众生建设一个佛教道场。

因为意识到佛教发展需要青年,
青年建立人生观需要佛教的引导,
他毅然以己之力,在沙登租下间单层排屋,
设立沙登区首间菩提之家,为博特拉大学莘莘学子提供一个修学、
实践佛法的空间。

他的学佛造诣、对大专学佛者的循循善诱获得正向的回响。
瞬间,五间菩提之间:Bodhi Lodge, Ananda Lodge, Dharmalaka Lodge, Mudita Lodge, Santi Lodge伫立在沙登住宅区一带。

因缘具足,在一众佛友的协助下,
2003年,他在沙登创立了Nalanda佛教会。
2005年,为了引接青少年学佛,Nalanda 佛教会开办周日佛学班。
2007年,为了更有系统地推广佛陀教育,Nalanda 佛教会成立Nalanda Institute 佛学院。
2009年,设立Nalanda Centre。
2010年,因应社区需要,开办免费补习中心。
2011年,在OUG快乐花园设立Nalanda分会。
2013年,在新山设立Nalanda分会。

10年,Nalanda 佛教会在他的引领和众佛友的护持下,茁壮成长。
这一连串的成就和转变,利益无数的众生。
它,犹如一湖池水,滋润每位走到湖中小歇、共沾法喜的众生。

感恩!